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訣
2016年1月28日下午一點半,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樓三樓,華夏心理咨詢學校邀請了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岳曉東博士主講"釋夢與心理咨詢"的公開課。我從中一方面了解了中國當代心理咨詢業的發展現狀,也見識了中國心理咨詢行業的最高水平。
岳曉東博士,中國著名心理學家,也是國內唯一畢業于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現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學,并擔任香港心理學會咨詢心理分會首任會長。其著作《登天的感覺》、《少年我心》、《與真理為友》已成為國內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首選指導書籍。 下面是岳博士在整個講座中的一些語言和觀點,我作了歸納和總結: “20年前我在哈佛大學面臨著幾個專業的選擇,但我還是選擇了心理咨詢專業。我預測心理咨詢行業會有很好的發展。但是沒想到,心理咨詢行業比我預測的發展還快。學習心理咨詢最重要的是增進對自己的了解,不斷地完善自己,然后還能幫助別人。
我原來是學英語的,是到了哈佛后才轉學心理咨詢的。那時我有些自卑。后來我發現在學校有一個和我一樣在大學學英語專業的人也在哈佛學其他專業。我向他討教,我說我很自卑。但是他說,有什么可自卑的?一個人不在于他的出身而在于他的所為。這句話對我產生了非常大的震動。”
我在哈佛的時候學會了傾聽,我懂得了一名心理咨詢師在咨詢時傾聽、同感共情和善解人意的重要。我開始從事心理咨詢工作時總是喜歡說,不停地說,長篇大論,還常常陶醉在自己的演說中。可是,當我說了一大頓后,被咨詢的人說:“你說完了嗎?”“我可以走了嗎?”我才意識到方法的錯誤。哈佛讓我學會了認真地傾聽,總結歸納后,再講解和咨詢的那才是最價值的,也最能切中求助者的內心。 岳博士用自己醞釀的對聯來說明心理咨詢知識和行業的重要,上聯是:早覺悟晚覺悟早晚都覺悟 ,下聯是:先入行后入行早晚都入行。橫批:助己助人。”真的讓我感到頗有見地。 岳博士對中外心理學家釋夢的理論介紹和他對釋夢和心理咨詢的關系的見解也讓我大開眼界。我尤其記下了亞里士多德給夢下的一個定義:“夢是一種持續到睡眠狀態下的理想。”這樣的語言是多么地美好,又是多么地含義深刻。多年前,我也曾認真地研究過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對那位大師釋夢中的許多方法有歧異。但是,我始終贊同夢是人心理的折射,是人一定情形下的心理反映的觀點。
岳博士認為:
夢是欲望的投射,意念的投射; 釋夢,就是尋找無意中的有意,有意中的無意; 夢境,表面看是瑣碎的念頭的任意組合,深入看是壓制愿望的刻意編碼; 夢就是被壓抑的一種欲望; 偶發的夢有一個隱藏的編碼; 夢是被壓抑欲望的釋放; 精神分析釋夢,不是為了預測未來,而是為了了解自我; 夢是問出來的,不是裁出來的 釋夢技術是夢境生成可能性組合的大排列。 岳博士認為,夢分很多種,夢有顯意和隱意的。顯意是較容易分析和理解的,但是夢的隱意就要靠心理咨詢師在和夢者充分交流后,找出其顯意后的潛意識,發現夢的真實的深刻的含義。找出隱意,才是真正的釋夢,才是釋夢的意義所在。最后,岳博士還現場給幾個聽眾的夢進行了釋解。 走出課堂,我在想:我們要好好地珍視自己和自己的內心感受。關注自己、關注朋友、關注世界,關注我們的生活質量,包括關注你的夢。因為,它也代表你的內心。 最后我想引用舉辦方在宣傳單的引言,送給大家共勉: 讓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傷痛,而是內心世界的困惑; 讓臉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難,而是禁閉心靈的緘默。 沒有誰的心靈永遠一塵不染,戰勝自我擁抱健康。 溝通消除隔膜,交流敞開心扉,真誠融化壁壘。
天天勵志正能量